1.會計的反映職能
(1)會計主要是從數量方面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通過一定的核算方法,為經濟管理提供數據資料。
(2)反映職能應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
(3)會計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實的自我憑證為依據,要有完整的和連續的記錄,并按經濟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統的數據資料,以便于掌握經濟活動情況,考核經濟效果。
2.會計的監督職能
會計監督主要是利用會計資料和信息反饋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加以控制和指導,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監督。
會計監督除貨幣監督,還有實物監督。會計監督的內容,是從本單位經濟效益出發,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實性、正確性、有效性進行的監督。
會計監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經營或預算管理,維護財政制度和財務制度,保護社會主義公共財產,合理使用資金,促進增產節約,提高經濟效益。
3.參與經營決策職能
所謂決策,就是從各種備選方案中選出方案,以獲得經濟效益。決策在現代化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決策可以使企業獲得效益,決策失誤將會造成重大損失與浪費。決策必須建立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而預測與決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財務信息,這些資料都必須依靠會計來提供。因此,為企業取得經濟效益奠定基礎的參與決策的職能,是會計的一項重要職能。 [1]?